1949年
年
1949年係平年。
世紀: | 19世紀 20世紀 21世紀 |
年代: |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
年: |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
干支年: | 1月1號到1月28號係戊子年(鼠年) 1月29號開始係己丑年(牛年) |
年號: | 民國三十八年 |
其他紀年改
- 中國
- 中華民國:民國三十八年
- 朝鮮半島
- 檀紀:4282年
- 日本
- 皇紀:2609年
- 昭和二十四年
- 佛曆:2491年~2492年
- 回曆:1368年3月1號~1369年3月10號
- 猶太曆:5709年3月30號~5710年4月11號
- 儒略日:32917 - 33281
※1949年成立嘅中華人民共和國唔用紀年法,直接用西曆。所以之後中國嘅紀年法只有喺臺灣嘅民國紀元。
大件事改
- 1月10號:淮海戰役結束。
- 1月10號:蔣介石下令中央銀行將現金移去臺灣。
- 1月21號:蔣介石引退中華民國總統,由李宗仁代理。
- 1月23號:第24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1月27號:蒸氣客船「太平輪」同貨船「建元輪」相撞,結果兩隻船都沉咗,有超過千位死者。
- 1月31號:中國人民解放軍喺中國國民黨北平守軍將領傅作義投降之後和平進入北平城,平津戰役結束。
- 3月18號:美國同西歐國家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4月4號:12國喺華盛頓特區簽《北大西洋公約》,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4月20號: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發表聲明,拒絕接受《國內和平協定》。
- 4月20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100幾萬人夾硬渡過長江天險,突破國民政府長江防線。
- 4月20號至4月21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英國皇家海軍喺長江下游鎮江附近江面發生軍事衝突,是為紫石英號事件。
- 4月23號: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中華民國當時嘅首都南京,飄揚喺南京總統府上空嘅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就被降下。
- 4月24號:中國共產黨佔據中華民國嘅南京總統府。
- 5月1號:Gerard Kuiper發現海衞二。
- 5月5號:《倫敦條約》簽訂,歐洲委員會成立。
- 5月6號:國共內戰-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包圍上海。
- 5月10號:東、西德分裂。
- 5月11號:暹羅改名做泰國。
- 5月12號:蘇聯解鎖西柏林。
- 5月16號:邱宅大血案,中華民國邱宗浚中將、邱定坤少將全家11口一夜滅門。
- 5月23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成立。
- 6月8號:英國作家佐治奧威爾寫嘅政治小說《一九八四》出版。
- 6月15號:新政治協商會議為咗籌備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喺北平召開。
- 6月15號:新臺幣發行。
- 6月16號:《光明日報》創刊。
- 6月28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立。
- 6月29號:南非開始行種族隔離政策。
- 7月13號:澎湖七一三事件。
- 7月13號:羅馬教廷逐所有信共產主義學說嘅天主教徒出教會。
- 8月5號:厄瓜多爾地震,約六千人死。
- 8月5號:國共內戰期間牽涉入「揚子江事件」嘅英國皇家海軍軍艦「紫水晶號」抵達香港。
- 8月20號:匈牙利第二共和國透過憲法修訂程序,改名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 9月21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響北平召開。
- 9月23號:蘇聯試爆第一粒原子彈得咗,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核武國。
- 10月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喺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毛澤東喺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10月2號:蘇聯首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 10月7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喺德國蘇佔區成立,定都東柏林。
- 10月13號: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紀念日。
- 10月14號:陳賡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
- 10月28號: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廣州市長。
- 11月9號:兩航事件。
- 11月16號同11月25號:第8屆敘利亞議會選舉兩輪投票。
- 12月7號:中華民國政府開始由成都遷移到台北。
- 12月8號:蔣介石飛咗去台北,國民政府正式遷臺,造成咗兩岸分治嘅局面。
- 12月10號: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由四川成都搭飛機去臺灣,國民政府從此遷臺。
- 7月:中國電影家協會成立。
- 7月:中國音樂家協會成立。
- 第1屆朝鮮地方選舉。
- 廣州戰役 (國共內戰)。
響呢年出世嘅人改
- 1月1號:徐小鳳,香港歌手
- 1月9號:王敏剛,香港企業家,港區人大代表(2019年死)
- 1月12號:村上春樹,日本小說家同翻譯家
- 1月20號:梁家仁,香港武打演員
- 1月22號:陳鑑林,香港立法會議員
- 2月20號:伊凡娜侵,捷克模特兒同作家,美國總統當勞侵首任老婆
- 2月26號:西蒙堅尼,澳洲政治人
- 2月27號:林偉強,香港新界原居民、政治人物
- 3月3號:白一平,美國漢學家
- 3月5號:平澤周策,日本足球員
- 3月12號:也斯,香港作家,原名梁秉鈞(2013年死)
- 3月17號:施永青,香港生意人
- 3月27號:關正傑,香港歌手
- 3月29號:王國興,香港政治人物同專欄作家
- 4月4號:丘成桐,唐人數學家
- 4月7號:彭健新,香港藝人,溫拿樂隊成員
- 4月10號:劉妙如,臺灣宗教人物,原名劉錦隆
- 4月20號:謝茜嘉蘭芝,美國電影演員,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4月27號:今村博治,日本足球員
- 4月30號:古特雷斯,聯合國秘書長,葡萄牙總理
- 5月3號:秦萍,香港演員,原名陳小平(2017年死)
- 5月19號:艾哈邁德扎伊,阿富汗總統
- 5月22號:胡國雄,香港足球員(2015年死)
- 5月23號:阿蘭加西亞,秘魯總統(2019年死)
- 5月26號:郝爾彬,英國工黨黨魁
- 6月11號:佐川一政,日本小說家
- 6月12號:鈴木良平,日本足球員同足球教練
- 6月15號:占凡尼,美國演員(2000年死)
- 6月17號:妹尾隆一郎,日本音樂家
- 6月18號:歷赫·卡錢斯基,華沙市長,波蘭總統(2010年死)
- 6月18號:雅羅士華夫·卡錢斯基,波蘭總理
- 6月18號:高飛 (演員),香港電影演員(2017年死)
- 6月22號:梅麗史翠普,美國電影演員,兩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6月23號:何柱國 (商人),香港生意人,星島新聞集團董事會主席
- 7月3號:薄熙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 7月7號:舍莉杜華,美國演員、監製、歌手同作家
- 7月7號:素貼,泰國政治人
- 7月11號:吳亮星,香港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 7月20號:鮑起靜,香港演員
- 7月21號:洪瑞河,臺灣企業家
- 7月24號:何志平,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前局長,全國政協前委員
- 7月24號:米高理察,美國演員
- 7月26號:丘達新,泰國總理
- 7月26號:羅渣泰勒,英國唱作人,皇后樂隊鼓手
- 8月1號:羅浩楷,香港無綫電視藝員
- 8月2號:北島 (詩人),中國詩人,原名趙振開
- 8月11號:Eric Carmen,美國歌手
- 8月12號:科洛,巴西總統
- 8月17號:藤口光紀,日本足球員
- 8月31號:李察基爾,美國演員同人道主義者
- 9月1號:菲德爾·卡斯特羅·迪亞斯-巴拉特,古巴物理學家同官員,前總統菲德爾·卡斯特羅個仔(2018年死)
- 9月10號:歐陽菲菲,臺灣歌手
- 9月12號:黃定光,香港立法會議員
- 9月19號:艾尼·沙比拉,美國演員
- 9月19號:山口小夜子,日本模特兒同演員(2007年死)
- 9月25號:馬鼎盛,香港軍事評論員
- 9月25號:朱廣滬,中國足球員同足球教練
- 9月30號:張宇人,香港立法會議員
- 10月1號:蘇起,臺灣政治人物
- 10月8號:薛歌妮韋花,美國演員
- 10月10號:上官靈鳳,香港演員
- 10月10號:黃淑儀,香港演員
- 10月14號:劉松仁,香港演員
- 10月15號:Jürgen Buchheister,德國政治人
- 10月21號:內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
- 10月22號:雲加,法國足球員同足球教練
- 11月4號:許紹雄,香港演員
- 11月5號:陳安琪,香港導演
- 11月10號:保田道夫,日本足球員
- 11月17號:博納,美國眾議院議長
- 11月17號:阮晉勇,越南總理
- 11月18號:李國英 (香港),新界原居民,香港執業律師、香港立法會前議員、大埔區議會議員,外號「煲呔英」
- 11月29號:加利山寧,美國演員(2016年死)
- 11月30號:麥當雄,香港電影導演、編劇同監製,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 12月1號:柏保路·艾斯高巴,哥倫比亞毒梟(1993年死)
- 12月2號:池田秀一,日本配音員
- 12月3號:程翔,香港記者、時事評論員
- 12月3號:路遙,中國作家,原名王衛國(1992年死)
- 12月5號:史美倫,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
- 12月13號:法格內,巴西音樂家同演員
- 12月15號:譚耀宗,香港政治人物
- 12月22號:伊德馬,巴西企業家同政治人
- 12月22號:羅賓吉布,Bee Gees成員
- 12月22號:莫里斯吉布,Bee Gees成員(2003年死)
- 12月24號:尼古拉格盧什科夫,俄羅斯生意人(2018年死)
- 12月24號:董耀中,香港旅遊業議會前任總幹事同發言人
- 12月25號:謝里夫,巴基斯坦總理
- 5月:盧國沾,香港填詞人
- 5月:譚伯源,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
- 5月:曾德成,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
- 5月:翁懋,中國企業家
- 9月:費立鵬,加拿大醫生
- 馬保定,列治文市長
- 馮國綸,香港企業家
- 劉怡翔,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 廖長城,香港資深大律師同政治人物
- 羅海星,香港生意人,搞黃雀行動坐監(2010年死)
- 蘇曉康,中國作家、記者同異見人士
- 湯寶珍,香港政治人物
- 尹光,香港歌手,外號「廟街王子」
響呢年死嘅人改
- 2月10號:安部磯雄,日本社會主義學者
- 5月7號:李白 (共產黨員),中國共產黨員
- 5月25號:王靜齋,中華民國伊斯蘭教大阿訇,中國現代「四大阿訇」之一
- 6月26號:金九,韓國獨立運動領袖
- 7月12號:道格拉斯·希渣,愛爾蘭學者,愛爾蘭共和國總統
- 8月16號:瑪嘉烈·米契爾,美國作家,普利策獎得主,代表作《亂世佳人》
- 9月6號:楊虎城,中國國民黨將領,西安事變叛將
- 9月8號:理察·史特勞斯,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 9月22號:金正淑,韓國獨立運動家同政治人,金日成老婆、金正日生母
- 10月25號:李光前,中華民國陸軍上校
- 10月29號:中島知久平,日本實業家、政治人
- 11月14號:江竹筠(江姐),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