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
46°28′5.3″N 128°49′20.1″E / 46.468139°N 128.822250°E

黑龍江省 黑龙江省 | |
簡稱:黑 地名出處:以黑龍江呢條河起名 | |
![]()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 |
省城 | 哈爾濱 |
最大城市 | 哈爾濱 |
省委書記 | 許勤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許勤 |
省長 | 梁惠玲 |
政協主席 | 藍紹敏 |
面積 - 總面積 - 佔全國 |
第6位 454,800 km2 4.89% |
人口(2020) - 總人口 - 人口密度 |
第20位 31,850,088[1] 70人/km²(第28位) |
- 民族 | 漢族-95% 滿族-3% 朝鮮族-1% 蒙古族-0.4% 回族-0.3% |
- 本地語言 | 東北官話 膠遼官話 冀魯官話 |
GDP(2023) - 總值 - 佔全國 - 人均GDP - HDI(2022) |
第25位 15,880億[3]人民幣 2.65% 51,563元人民幣(第30位) 0.769[2](第18位) ── 高 |
政區類別 | 省 |
轄下 - 地級 - 縣級 - 鄉級 |
13個 128個 1284個 |
ISO 3166-2 | CN-HL |
時區 | UTC+8(中國標準時間) UTC+9(本地時區) |
網站 | 黑龍江省府 |
![]() |
黑龍江(粵拼:hak1 lung4 gong1;普通話拼音: Hēilóngjiāng (幫手·有關)),簡稱
全省由西北到東南都係連續嘅山地,包括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等山脈,其中好多係火山。而西南部嘅松嫩平原係主要嘅農業區同人口聚居區域。黑龍江、烏蘇里江同埋松花江交滙嘅地區就係三江平原,入面有大片沼澤濕地,係著名嘅「北大荒」,中國派咗建設兵團去開墾呢啲地方。中國邊疆最東點(黑瞎子島[註 2])同埋最北點(漠河[註 3])都響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係中國鐵路通車里程最長嘅省,幾乎所有重要城市都有火車接駁;公路、內河航運都好發達;省入面有兩個國際機場,分別係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同牡丹江海浪機場,機場航線可以飛去全國重要城市,同埋少數境外城市。
史
編輯上古
編輯喺黑龍江嘅雙鴨山地區,考古發現七千年前嘅人類遺蹟。最初時,今日嘅中國東北地區有三大民族:肅慎、濊貊、東胡。當中原入到商周時期,而家黑龍江嘅居民係啲肅慎部落,佢哋靠遊獵爲生,據史料佢哋曾經向周成王進貢弓同箭。
濊貊係濊人同貊人嘅合稱,佢哋唔係遊牧民族,而靠農業生存。夏商時,濊人住喺山東半島,係東夷民族。周滅商後,濊人畀周朝逼到大部份遷徙去東北,以松嫩平原爲中心定居,不過佢哋活動範圍好大,最南去到長城以北,挨近燕國,而喺遼河以東接續到肅慎人。西周時,濊人朝貢過周王室。春秋時,齊桓公對濊人發動過戰爭。戰國時,濊人開始從事農業同漁業,黍米成爲濊人嘅主糧。呢時濊人已經入到原始社會末期,過住定居生活。貊人係蒙古草原嘅遊牧民族,佢哋講阿爾泰語系嘅話。
氣候
編輯黑龍江屬中溫帶同寒溫帶之間嘅溫帶季候風氣候,年均溫度-4℃到5℃,從東南部出發,越往西北越凍,東南部同西北部嘅年均溫差近10℃。一月氣溫係-32℃到-17℃,七月氣溫係16℃到23℃。一年當中好天較多,有90日到120日係無霜期。年均降雨量400到700毫米。春天嗰時松嫩平原同三江平原有豐富嘅風能。
註
編輯- ↑ 滿文: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
ᡠᠯᠠ ,穆麟德:Sahaliyan ula。黑龍江嘅蒙古文名亦係意譯,意思都係「黑河」。傳統蒙文:ᠬᠠᠷᠠᠮᠥᠷᠡᠨ,中蒙聯合轉寫:Xaramören;斯拉夫蒙文:Хармөрөн,拉丁化:Kharmörön。滿文名「黑」同「河」分開拼寫,而蒙文連埋,不過元音上保留「黑」陽「河」陰。滿文嘅「黑」同時係庫頁島西文名嘅由來,俄文由滿文名引入做Сахалин(拉丁轉寫:Sakhalin)。 - ↑ 呢個極東點可能有問題,有待攷證,見zh: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極點。可能位於撫遠嘅烏蘇里江中心航綫。
- ↑ 精確講法: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紅村大草甸子烏蘇里淺灘同俄羅斯交界嘅黑龍江水域中綫。
攷
編輯- ↑ "Communiqué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No. 3)".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11 May 2021. 喺11 May 2021搵到.
- ↑ "Human Development Indices (8.0)- China". Global Data Lab. 喺20 February 2025搵到.
- ↑ "National Dat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March 2024. 喺February 20, 2025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