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粵拼:ng5 doi6 sap6 gwok3;907年-979年,唐亡至宋興:907年-960年),簡稱五代,係唐末至宋初嘅一段分裂割據時期。喺呢73年裏面,總共出現過五個自命繼承大統,但係控制唔到全局嘅朝代。喺依次出現嘅五個中原王朝力所不及嘅地方,就有十幾個地方勢力先後據地為王,所以叫做「五代十國」。五代中嘅後漢俾後周推翻後,退居至原有統治疆域範圍嘅一角,雖然重係自稱繼承後漢法統,但歷史上將呢個時期嘅後漢當係十國嘅其中一個北漢。
五代十國係唐朝到宋朝之間嘅一個過渡時期。有啲人認爲呢個時期唔單止係一個曇花一現嘅動亂時期,而因爲中央權力嘅衰落,令到地區主義同埋革新可以得到刺激同埋發展,影響咗後續嘅宋朝喺政治、文化、思想等等方面。[1]
五代
編輯五代依次序係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嘅主要位置喺中原,君主大多係外族沙陀人。除後唐定都於洛陽外,其餘4代都定都汴京(今日嘅開封)。
十國
編輯十國主要集中喺南方,包括吳、南唐、閩、楚、南漢等等,得北漢係喺北面。十國君主都係原來嘅地方軍人,佔據住自己喺南方嘅地盤,執僭主統治[2]。
基本上十國係好過五代,因為五代基本上都係喺度打仗,亂七八糟咁;而十國就好努力搞好經濟,而原本喺北方嘅人口,好多都湧咗落南方。
十國包括以下嘅國:
風物
編輯五代十國時期係早期中古(隋唐)到晚期中古(宋)嘅過渡時期。喺邇段時間、因北方因藩鎮之間戰亂頻繁,兼之歷代治理者軍閥多、冇乜治國材能,政治上重武輕文,導致土地失耕、人民流離失所、經濟滑坡嚴重,甚至有人食人現象;反而十國本土有本土政府統領、政權內部相對穩定,吸引唨好多走佬嘅工商文人士入來,因此啲埞嘅經濟建設得順利進行、語言文化得整合同埋發展。 [3]
破壞同建設
編輯北方
編輯嗰陣時北方好多啲著名大城市都俾戰亂破壞唨、或者逐漸咁衰落。包括長安、洛陽、開封啲城,都因藩鎮之間嘅連年攻伐同埋契丹嘅入侵凋敝唨,長安由此從唐朝嘅世界都市落魄到地方性城市咁。
喺大批北方城市受戰亂影響陣時,亦有少部分城市因軍事原因而得到發展,例如幽州。喺政治相對穩定嘅後周,作為都城嘅開封城亦得到擴展、治理,奠定唨佢喺北宋陣時繁榮嘅基礎。[3]
南方
編輯唐末時期,南方好多城市亦受戰亂影響。隋唐時期嘅繁華城市揚州,由於兵焚、大運河窒塞、長江水道南移等等原因,導致經濟地位唔及舊時。[3] [4]
由於南方各地政府注重保境息民、重農抑武多,國之間多傾向於維持和平,內部注重水利、城牆之類嘅地方基建。同時北方走佬唻嘅勞力同埋匠師亦促進唨各國農工技術嘅進步。因此啲捱戰亂摧殘嘅南方城市如揚州、江陵都喺戰亂之後快速復返,重拾繁榮;金陵、杭州等城市更加穩步發展,成為唨東南地區嘅大都會。[3] [5] [6]
產業
編輯商業
編輯五代十國時期,因為處於分裂時代、政治唔統一,商貿得到唨長足嘅發展。唔同於早時重農抑商嘅大一統封建王朝、之依靠澌農業嘅收益來保持王朝穩定同埋政府機構嘅運行、忻住商業發展致使地區離心,啲統治者對政治穩定嘅考量好多時要壓過經濟利益,傾向於將治下啲民眾束縛於帝國土地上高。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之後,因為喺十國、農業基礎薄弱難支撐政權統治,啲政府都捉商業為發展重心,作為地方政權嘅財政之源同立國之本;甚至乎為唨可以喺啲國與國之間嘅商業競爭中生存,就要係噉積極拉動通商外貿。[2]譬如東南沿海嘅南漢、吳越、閩國三國都十分之注重外貿,鼓勵外商進駐嘅同時亦鼓勵本土商人去東洋、南洋發展。[2]即使係深居內陸嘅細國荊南,都十分注重同仰仗河運商業,甚至到唨根據商業利益決定外交政策嘅地步。[7]邇種政治分裂形成嘅對商貿、航海重視,唔單止喺割據時期可以維持住啲地方政權,仲喺更加長遠嘅時期睇嚟,第一次令到一幅遍佈東亞嘅、完善而又龐大嘅貿易網絡可以形成得到,邇種貿易係唔同於唐與及唐以前啲點對點式貿易嘅。而且,出海做商而富賈一方嘅邇種思潮喺往後嘅時代中仲發揮住長遠嘅影響,形成唨商賈為先嘅風氣同埋傳統,並且鼓舞到一代代啲逐利嘅商人去冒險遠航。[2]所以,五代十國時期亦都標誌住東南沿海自主發展海外貿易嘅開始,[8] [9]自此中國亦開始由「頭枕三河、面向草原」到「頭枕东南、面向海洋」轉變唨。[10]
對商品貿易嘅重視,令到農業都有商品化、集中化嘅趨勢;經濟作物農業譬如桑、茶、花卉、生果亦十分繁盛,亦催生唨園户、花市嘅產生。[3] [11]
商人階層嘅地位喺嗰陣亦提高唨,甚至就算啲政府官員都親自參與,官員兼做商、商人任官員嘅現象十分平常,催生出商業同政權至交結嘅官商階級;啲政府保護通商嘅同時,亦畀有包括減税、免税好多啲促進商業嘅政策。唐朝時就繁盛開嘅嗰啲商業要市,譬如揚州、成都、杭州、廣州、金陵、蘇州喺五代十國繼續得到發展;同時亦有新一批商賈城市蒲頭,譬如福州、岳州、潭州、洪州等等。[11] 城市嘅商業化亦提高唨好多。商業喺城市之中唔單止局限於唐式嘅坊市,而係遍佈城內嘅大街小巷;開門時間亦冇再受限於統一鐘點,出現唨早市同埋夜市。[11]
商業嘅盛敝,影響住啲城市嘅興衰;啲城市嘅興衰,亦影響住各國嘅經濟同埋外交決策。荊南國就曾經因領土爭詏斷過同後漢嘅通商,但因商貿凋敝而無奈謝罪重啟貿易。[5]
喺黃巢之亂陣時,外商捱黃巢殺澌,諸如廣州等城市嘅外貿曾經受唨影響,甚至有排商路斷滅澌。不過好快唐末廣州啲外貿好快就復返。[7]
嗰陣時廣州、福州、泉州、杭州同埋明州亦成為外貿至興盛嘅幾個城市。廣州嘅外貿線路最長,廣佈東南亞、南亞、中亞海岸,涉越南、馬六甲、三佛齊、印度、錫蘭、波斯同波斯灣啲埞。福州泉州就主要面向東南亞、渤海國、日本同埋朝鮮。杭州、明州亦主要行日本朝鮮嘅貿易。[2]
手工業
編輯五代十國時期手工業門類繁多,有印染、織錦、造紙、印刷、文具製造、五金、製車、鑄錢業等等。[11]
服務業
編輯五代十國時期,各商業城市經已出現唨酒肆、旅店、脚力、邸店(貨棧)、裁衣肆、染肆、兇肆、藥肆同埋娛樂業等等服務行業。[11]
文化
編輯語言
編輯中原五代戰亂頻繁,啲人經常遷移變動,推動唨嗰陣時北方話嘅嬗變、跟尾變成之後嘅遼金北語;十國就因本土政權嘅影響,各地官話同當地話嘅結合逐漸加深,六南一晉諸語嘅格局就噉穩定落嚟。
正係喺由唐末至南漢邇段嶺南地區相對穩定、同北方相對隔絕嘅時期入邊,因為冇外來影響抑或係啲外來影響少過往時,真正意義上嘅原始粵語先至可以同中原古漢語拉開差距,形成唨並傳承啲自己嘅特色落去。自此開始,就算係南宋嗰陣時中原漢語嘅大規模傳播,都冇點影響粵語嘅基本架構乜嚌。[12]
教育
編輯五代十國時期官學衰敗,私學繁盛,其中又以南方至盛。私學除開教儒、釋、道、诗之外,亦教文史、天文、曆法、算術、醫學、書畫等,其中繪畫係嗰陣時至繁盛嘅一門。由於儒學唔解決得現實問題,佢喺私學中剩係得次要地位。[13]
詩詞
編輯十國嘅安定環境亦催生基於唐朝詩風發展嚟嘅本土詩歌文化。 [14]其中又以文人聚居、經濟發達嘅南唐為盛,之詩歌「姚賈體」「白體」兩派佮埋佔到南方諸國總和嘅一半、超過北方詩歌總和。[15]而南唐詞壇出名嘅「一馮二李」,即係指馮延巳、李璟、李煜;佢哋主題寫開男女情事、傷春悲秋,詞風亦十分之柔美婉轉。
至於社會安定、崇尚享樂嘅蜀粵興開音樂、歌詞文化。而且由於蜀粵之間商旅交流頻繁,蜀詞入便亦受唨嶺南風物影響,產生唨一批嶺南風土詞。其中唔單止有嶺南檳榔、荔枝、珍珠等風物,亦有對嶺南女大膽直率、善於商賈嘅讚美。[16]有名嘅蜀地詩詞人包括李珣、尹鶚、顧敻、王衍、韋莊、牛希濟、歐陽炯、鹿虔扆、牛嶠等,其中好多人嘅詞俾集錄喺趙崇祚編集嘅《花間集》入邊,亦因此俾稱為「花間詞派」。
除開啲男詩詞人之外,嗰陣時仲有女詩詞人,例如張太華、耿玉真等。仲有百首五代女詞作俾集錄喺《花蕊夫人宫詞》本書入邊。
音樂
編輯五代時期宮廷部分恢復返雅樂制度,但政變頻繁、人手難揾,致使擔宮廷樂師、樂工嘅一般係教坊。其時仲有伶官亂政嘅現象。《霓裳羽衣曲》嗰陣仲流傳開,而且因為啲舊唐樂工走佬蜀地,使得邇部曲佮埋其他啲唐風音樂喺前後蜀保留得仲完整尐。 [17]
參考
編輯- ↑ Lorge, Peter (2011).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ISBN 9789629964184.
- ↑ 2.0 2.1 2.2 2.3 2.4 耿元驪 (2018),《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沿海五城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 3.0 3.1 3.2 3.3 3.4 楊兵 (2018),《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城市发展趋势与基本面貌》,南都學壇
- ↑ 何劍明 (2004),《南唐时期江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论要》,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 ↑ 5.0 5.1 高鵬成 (2018),《浅论五代荆南政权的历史作用》,鄂州大學學報
- ↑ 林正秋 (1979),《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 7.0 7.1 張金銑 (1993),《略论五代广州的中外经济交流》,嶺南文史
- ↑ 王賡武 (1991),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 ↑ 葉顯恩 (1992),《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國社會科學
- ↑ 葛金芳 (2010),《兩宋社會經濟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 ↑ 11.0 11.1 11.2 11.3 11.4 王麗梅 (2017),《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人与市民阶层》,唐史論叢
- ↑ 麥耘 (2009)。〈從粵語的產生和發展看漢語方言形成的模式〉。《方言》。3: 219–232。
- ↑ 祁開龍 (2009),《浅谈五代十国私学的发展》,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 何艷霞 (2016),《五代十国时期闽国诗歌研究》,蘭州大學
- ↑ 鐘祥 (2007),《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的地位》,名作欣賞
- ↑ 嚴維哲 (2018),《晚唐五代蜀粤商贸活动与南粤风土词的产生》,華僑大學學報
- ↑ 陳珊珊 (2012),《略论五代十国宫廷音乐特征》,黃河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