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六日戰

1899年香港一場戰役

新界六日戰(The Six-Day War of 1899)係香港,嗰時係一八九九年四月。原因係英國接收新界,前景不明而恐慌,以屏山鄧氏爲首嘅大族,反抗英國軍隊接收。參戰新界鄉民死傷慘重,約有五百名香港人被殺[1],英軍僅一人輕傷。戰後雙方速速和解,以後香港政府新聞封鎖,有份參戰嘅大族又保持低調,甚至遺忘呢次戰爭。而當時新聞紙只係輕輕帶過,導致日後記載嘅呢段歷史變得好含糊[1]

香港總督接收新界公告
輔政司駱克喺憲報公告接收新界事宜

並唔係新界各鄉各約都參戰,有啲反對不參與,有啲約只係受脅而參戰,有啲只係半推半就。現知參戰喺屏山廈村十八鄉錦田大埔咁幾個鄉約,鄧氏亦招咗東莞雁田懷德同族來參戰。其時香港政府錯估民情,初頭只派警察同少少軍隊,支援不足,軍士曾陷險境,戰事拖延六日。六日之中,主要戰地有大埔林村凹上村。香港政府接收其他地方,相安無事,並無反坑。戰中鄉勇戰術十分之好,不過由於兵器落後,不易毁傷英軍。

參戰鄉民 編輯

打仗主要來自屏山廈村十八鄉錦田大埔七約。大埔七約中,以泰坑林村爲主,加部份粉嶺。泰坑卽今泰亨。廈村鄧氏,招咗雁田同族。而屏山鄧氏,招咗懷德同族。兩處都喺東莞內。戰死者以多數係屏山、廈村、十八鄉同錦田人。

大埔七約同大埔頭鄧氏龍躍頭鄧氏敵對,兩支鄧氏唔參加戰事。其他大鄉,好似上水金錢河上鄉新田丙崗,都無參戰。新界東同南各鄉各約,全不涉戰。

新界概況 編輯

喺英國收新界之前,新界係新安縣地,縣治南頭,同新界隔個後海縣丞駐城內。考試做官,都係喺度考。而大清駐軍喺大鵬,同新界隔個大鵬灣。新界中部,有山脈隔阻,脈有大帽山金山獅子山飛鵞山等山。無論南北,只有小路,並不行車。廣東官員,並無興趣呢個邊陲小地。官兵力有不逮,鄉民會組憲練團自衞,此爲半官方制。員稱鄉勇,服似官兵,不過心口寫壯勇二字。香港城同山北,來往唔多。山南反而密切,就近九龍半島,同香港城只係一水之隔,掉艇可過。山北路不通行,民風保守,視英人爲蠻夷。有啲讀書人恐怕變蠻夷,擔心英人管治,會移風易俗。

地權方面,分爲地骨地皮。地骨通常係大地主所有,係永久嘅。而地皮卽係租戶同大地主租地,地皮可以一代傳一代。租戶就叫佃人。地主有權要佃人交地所出。大清政府地稅係向地主收,耕幾多地計。不過耕地往往報細數,地主收,遠多於地稅。而且政府後期亦無力施行,當地幾乎係自己顧自己。

佃人要聽地主話。唔聽話,地主會有人對付。不過佃人嘅村一大,後生就組團防衞,而啲佃村,亦會組成,共同防衞。新界中部同東部,地主經已話唔到事,地主或者只可以收到租。大族如屏山、廈村,重可以喺近村話到事。不過同近嘅大村會獨立,由佃轉爲朋,但尚會聽地主講。

地主同佃農關係有變,而地亦不支人口,唔够嘢食,故此衝突頻起。村同村械鬥,係家常便飯。一八五五年到一八八零年,械鬥有成卅次。

因爲咁,屏山發起戰事,只有少數鄉肯支持。有啲會擔心元朗大族,卽屏山、廈村,會趁火打劫。大埔七約,唔係個個約都支持,況且只係打咗頭一日,就無打。

新界南部,包括今日新九龍地方,同香港城關係密切。深水埗九龍城埗頭,住來香港城,供香港城所需。此地各鄉,亦無參加戰事。

戰前 編輯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號,英國大清簽訂租約,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六月九號換約確定。由一八九八年七月一號起,深圳河以南之地嘅新安縣地,都歸入英國。

按當時國際法,要有明顯儀式,接掌方爲正式接掌。但香港政府並唔急於接管,等到一八九九年四月先正式接手。皆因事前要瞭解清楚。

接收新界之事,由香港政府輔政司駱克負責。一八九八年六月,英國派駱克實地調查。八月到新界,月底調查好。調查時都廣受歡迎,唯一例外係錦田,嗰處佢畀人擲石。查完去英國,喺船上寫咗《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減筆《駱克報告》。報告詳述新界,建議統治方針,盡量維持現狀,卽係在類似大清嘅方式管治。雖然香港政府方針如此,但無同鄉民解釋清楚,鄉民擔心會改習俗,加稅,會跟香港城嘅規舉。

勘界事宜,駱克同大清官員王傳善,一齊決定。到一八九八年十一月成。

呢段期間,香港政府同當地人多次往來,但遲遲未有公佈點樣接管,就引起種種謠言恐慌。尤其係涉及大族風水土地利益,就醞釀恐慌及反抗情緒,有啲多次去香港政府度見面,有啲準備武力反抗。

香港總督卜力,遲至一八九九年四月七號到九號,先至公佈接收詳情,各村張貼,咁經已太遲,反抗軍已如箭在弦。香港政府以爲就咁公告,就唔會有亂事。

屏山鄧族最先招集各鄉各約話事人開會。廈村鄧族加入。十八鄉因怯於大族勢力,若不加入,就遭報復,不得𣎴加入。其他族多以半推半就,因爲怕鄧族起氏期間,會乘機侵擾,所以只係會任由鄉人參加,另一方面防避。

屏山內部,同香港政府傾開,反對起事嘅人畀人軟禁。有啲遭殺害。

前奏 編輯

一八九八年十月,差人頭,調查時知道到鄉民籌咗十萬圓。但佢認爲筆錢唔係抗英,而係打賊。當時三合會橫行,兼且新安北地等地Chung Shui Yeung橫行。及後兩廣總督,話新界亂事,係呢啲人有份搞出來。

一八九九年三月初,駱克檄諭新界居民,呈驗土地印契。傳有加稅之說。

期間香港政府決定喺運頭角山升旗接收,準備四月十七號升旗,正式接收新界。

三月廿七號差人頭梅,帶工人起草棚做差館。

三月廿八號,唐曆二月十七日,梅同屏山商討起警署,屏山父老反對。喺達德公所,召集代表開會反抗接收。

三月廿九號,喺各村張貼抗英揭貼。

四月一號,屏山鄧氏、廈村鄧氏召各大族喺元朗開會。同會有新田文氏泰坑文氏何上鄉侯氏丙崗侯氏上水廖氏粉嶺彭氏大埔頭鄧氏龍躍頭鄧氏。除咗屏山同廈村,各族都質疑反抗接收。上水廖雲谷之後話,上水、丙崗、新田、大埔頭,都唔會參加。屏山囘話,唔參加就佢燒村。唔參加嘅大族,就喺上水周王二公書院開會,決定只捐錢,但唔參戰,志願者,亦唔會阻。做兩手準備,自己團練守鄉,穀留本鄉,以防屏山人打過來。同日,香港政府得知,新界有四處散佈抵抗接收嘅事。

四月二號,香港總督去省城會兩廣總督,否認有煽動,並願意向鄉民解釋,亦派兵保護場地。

四月三號,當時差人頭梅負責此事,坐軍艦到太和市,連同九龍寨城清兵五、鍚克差人四,連通事一,入文武廟大埔七約鄉民話草棚壞風水,話要拆。而梅謂問過泮涌,附近唯一一村,無風水問題,所以唔會搬。鄉民擲嘢抗議,梅退山上。由於知道會出事,佢命人囘香港通報,自己留守。夜間果有百幾人上燒棚。梅預先轉地方,觀事後,由路徹去沙田囘香港。香港總督得此事,卽刻派輔政司駱克,總司令加士居亦陪同,帶兵一百廿五齊往文武廟。

四月四號駱克、加士居朝抵步。佢哋得知梅安全,棚已燒。返港後,加士居認爲,此舉足壓得鄉民,一切如期。村民後尾道歉了事。事實此事亦打亂部署,因爲東莞鄉勇未到新界。因爲道咗歉,四月九號由元朗來,打算支援嘅鄉勇亦退囘。

四月五號,兩廣總督府所頒之曉諭告示,駱克喺新界各村張貼。

四月七號到九號,香港總督請人到各村貼公告,解釋事宜,安撫鄉民。當中提到四月十七號,唐曆三月初八升旗。貼者都受威脅,當中有個畀人殺死。

四月十號,三月初一,鄉勇喺元朗太平公局設司令部。又喺屏山覲廷書室,設祕密參謀。

四月十二號,大清廣東大鵬協右營守備方儒,率水師抵青山灣,向村民曉諭,順從接收,之但係無效而回。駱克喺屏山,接見各父老,要求簽交請願書。同日,屏山威脅十八鄉,如果十八鄉唔參加,就燒佢村,就有錢人唔捐錢,就搵人打劫。錦田亦受過類似威脅。

戰事 編輯

原定元朗鄉勇打算四月十七號升旗先起事,不過大埔鄉民無跟咁做。

四月十四號,大埔鄉勇提早開戰。同日,香港政府又得知,場地又有危險。派梅到大埔,到時棚已燒,對面山上,有礮打,有打鑼打鼓。喺文武廟,廟祝叫佢快啲走,以免畀人殺,亦得知工人亦安全,陸路返港。梅由陸路退到沙田,過飛鵞山,過九龍,到香港。燒棚嘅都係同一班人,主要係大埔七約中,泰坑林村人,亦有啲粉嶺人。起事時,亦有錦田人同八鄉人。大埔南部嘅翕和約,縱然受威脅,堅拒參與戰事。幸好英軍之後及時由沙田入到大埔支援,村民無受到報復。

四月十五號,梅帶差人,兵頭帶百兵,由沙田到大埔,希望用軍容鎮住鄉民。不過鄉勇礮擊英軍,派人到沙田,希望得有人增援。由於防守只有差人同些少軍隊,彈藥不足,爲防突襲,並無反擊。苦等英軍支援。直至戰艦駛入大埔海,礮擊礮臺,防守始解。鄉勇亦經梅樹坑,全團帶礮退至林村谷地。由留低嘅旗所示,爲泰坑文氏所領。

四月十六號,三月初六,香港政府增兵大埔,提前一日正式接收,舉行原定儀式。儀式嘅旗係絲做,推斷係支持香港政府嘅鄉民所贈。同日,香港總督,簡簡單單喺九龍城外升旗。有情報話會有人喺九龍油蔴地搞事,進攻油蔴地差館。加強防衞,但平安無事。

期間,喺九龍凹沙田凹馬窩山頂設汛。四月十七號,拉好綫做戰地電話。

英軍入林村谷地時,鄉勇亦準備伏擊英軍,喺林村凹設礮臺。英軍實在支援不足,雖有大礮,但由於太重,又無動物搬運,只靠苦力,進展困難。加上大雨,根本無計搬上林村凹。

四月十七號,三月初七,鄉勇炮撃英軍,英軍有一軍醫受傷。英軍派啹喀兵突擊,啹喀行山如平地,繞路去礮臺後山,突入礮臺。由於鄉勇無諗過地勢險要,會有軍由山攻入,慌張撤向錦田。由於太急,未有帶走全部礮,埋於土,埋於水。

英軍進而落上村附近駐紥,此時人困疲乏,糧草不足。然英軍不敢問鄉民取食,以免誤以爲擾民,危及軍隊。此時另一支英軍,北上粉嶺,轉入八鄉支援,及時解困。來時,途經泰坑、粉嶺,逐村受降。

四月十八號,鄉勇同英軍喺石頭圍東北,隔河對陣,鄉勇向英軍進攻,英軍爲免傷亡,唔停礮擊鄉勇,此處鄉勇大有傷亡。此爲最後一仗,鄉勇撤退。

四月十九號,因爲駱克十分擔心十二號會面嘅長老,是否安全。英軍急行入屏山,沿途八鄉、錦田、屏山、廈村,逐村受降。英軍向東而進。吉慶圍泰康圍鐵閘畀英軍拆走做戰利品。另有英軍分三路屯門後海荃灣入元朗,亂事平定。喺錦田,村民自行送食物,慰勞英軍。

戰後 編輯

 
吉慶圍鐵閘

由於鄉勇組織良好,香港政府懷疑亂事係由新安縣官員搞鬼,因而趕走九龍寨城官員,亦一度佔領深圳墟

輔政司駱克主張罰人,但香港總督卜力不允,認爲要寬大處理此事。香港政府如市區一樣,以士紳代管唐人,所亦好快接受香港政府管治,猶如新安時一樣。日後東莞人想喺香港再起事,並不得到鄉民支持,無疾而終。

吉慶圍、泰康圍鐵閘,駱克畀咗港督卜力,樹於其英國別墅。

香港政府加強管治,喺屏山、凹頭、大埔運頭角設差館。大埔差館喺一九零零年落成。

戰死鄉民有公墓,葬於沙埔。

香港政府接收新界後,大族終要面對現實,同細族平起平坐,唔再係地主佃人,無地主支配佃人呢囘事。

一九二五年,鄧伯裘向香港總督司徒拔請求,發還吉慶圍鐵門。總督應允,香港政府全資由英國尋囘安裝,督憲親臨奠基。鄧氏亦立碑紀念。

溯我鄧族符協祖,爲鄧漢黻公曾孫,自宋崇寧間由江右宦遊到粵,卜居是鄉之南北兩圍。後因子孫繁衍,於明成化時,設立吉慶圍、泰康圍,分居斯土。兩圍四周,均深溝高壘,復加連環鐵門。想前人立意,實欲鞏固吾圍,以防禦雀符耳。迨前清光緒己亥,清政府將深圳河之南隅與英國,斯時,清政府未將明令先行頒佈,故當英軍到時,各鄉無知者,受人煽惑,起而抗拒。我圍人民恐受騷擾,堅閉鐵閘以避之;而英軍疑有莠民藏匿在其間,遂將鐵門攻破,入圍時方知皆良民婦女,故無薄待情事,姑將兩圍鐵門繳去。現二十六傳孫伯裘代表本圍人眾,稟呈港府,蒙轉達英京,將鐵門發還,照舊安設,以保治安。所有費用,由政府支銷,又蒙史督憲親臨敝村,作奠基禮。足見英政府深仁大德,亦爲表揚吾民對英政府之誠心悅服耳。特銘之於碑,以誌不忘云爾。民國十四年乙丑年閏四月初五泐

評價轉變 編輯

英國得到新界後,新九龍以外嘅鄉民,叫新界原居民。香港政府,以懷柔政策爲主。所以無論鄉民定政府,都唔願提及此事,就算發還吉慶圍鐵門一事,錦田鄧氏,亦只謂鄉民無知,受人煽惑。臨近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香港易手,交畀中國,新界原居民重建身份,以愛國自居。當年新界六日戰,重提舊事,講成係愛國戰爭,反抗英國入侵中國。

編輯

  1. 1.0 1.1 Hase, Patrick H. 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962209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