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 (香港)
香港政黨
呢篇文內容有所偏頗,或者地方色彩太重,拗緊。 喺編輯之前唔該睇下討論版。 喺拗掂數之前,唔該唔好拎走呢個告示。 |
民主黨,花名「白鴿黨」,係香港嘅一個政黨,由香港民主同盟同匯點合併而成,喺1994年10月2號正式成立,民主黨而家嘅主席係羅健熙[1]。
' | |
至2006年12月7號,民主黨有613個普通會員,同18個附屬會員。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總議席為7席,重新成為泛民主派第一大黨[2]。
政治信念改
- 香港係中國唔分割得嘅一部分,支持香港回歸中國。
- 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同港人民主治港。
- 關心中國,作為中國人民嘅一分子,香港人有權利同責任去參與同評議國家事務。
- 對中國政府任何涉及或影響香港嘅政策,反映港人意見,爭取港人嘅利益得到合理嘅照顧。
- 民主係實現高度自治嘅必要條件,係殖民地統治結束後理所當然嘅發展。
- 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係現代社會進步同繁榮嘅基石。必須加速民主政制發展,並同時鞏固現有保障自由、人權同法治嘅制度,及進一步改革不足之處。
- 維持一個公平競爭同自由運作嘅市場體系,就需要有:適當嘅監管、合理同穩定嘅稅制、健全嘅法制同廉潔嘅政府。
- 經濟發展有賴投資者、勞工、專業人士、政府同社會每一分子共同努力。創造財富係社會發展嘅前提,而社會每一分子能夠合理分享發展成果,先至係創造財富嘅目的。
- 政改方案要喺立法會取得三分之二支持,要爭取建制派支持,必須喺「狹縫」覓出路,而泛民要先拋出「最大公因數」爭取建制接受, 但係「當我哋民主派都用最小公倍數(LCM),去收窄團結點,又點攞到連同建制派三分之二嘅支持?即使而家喺真普聯內過往被視為激進嘅人,都無用LCM 去團結大家」[3]。
- 就算提名組成及運作不公平,但若最後仍可推出不同政見候選人,「是否就不合乎普及而平等的原則呢?」[4]
- 為促進香港穩定繁榮、維護社會公義及消除任何岐視,香港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嘅教育、醫療、房屋、勞工、社會福利同社會保障制度,更要促進個人平等嘅機會以發展個人潛能及社會參與。
- 為社會嘅長遠發展及保障下一代生活質素,致力保育環境,使到資源得延續,生生不息[5]。
歷屆主席改
立法會議員改
議 席 | 界 別 | 姓 名 | 1998-2000 | 2000-2004 | 2004-2008 | 2008-2012 | 2012-2016 | 2016-2020 | 備註 |
---|---|---|---|---|---|---|---|---|---|
地方選區 | 香港島 | 李柱銘 | |||||||
楊森 | |||||||||
甘乃威 | |||||||||
單仲偕 | |||||||||
許智峯 | |||||||||
九龍東 | 司徒華 | ||||||||
李華明 | |||||||||
胡志偉 | |||||||||
九龍西 | 劉千石 | ||||||||
涂謹申 | |||||||||
黃碧雲 | |||||||||
新界東 | 鄭家富 | [6] | |||||||
黃成智 | |||||||||
劉慧卿 | [7] | ||||||||
林卓廷 | |||||||||
新界西 | 李永達 | ||||||||
何俊仁 | |||||||||
陳偉業 | [8] | ||||||||
尹兆堅 | |||||||||
功能界別 | 教育界 | 張文光 | |||||||
資訊科技界 | 單仲偕 | ||||||||
社會福利界 | 羅致光 | ||||||||
衛生服務界 | 何敏嘉 | ||||||||
區議會(第二) | 何俊仁 | ||||||||
涂謹申 | |||||||||
鄺俊宇 | |||||||||
所得議席 | 13 | 12→11 | 9 | 8→9→8 | 6 | 7 |
區議會議員(2020-2023年度)改
响第六屆香港區議會當中,民主黨係全港擁有最多直選區議會議席嘅政黨,响15個區議會攞到91席,繼2003年後,做番區議會第一大黨,其中喺9個區議會都攞到優勢。喺第6屆香港區議會選舉之後,議席有以下嘅變化:
而家嘅區議員一共有89位(當中7位重係區議會主席,5位就係區議會副主席),包括:
區議會 | 選區號碼 | 選區 | 議員 | 備註 |
---|---|---|---|---|
中西區 | A01 | 中環 | 許智峯 | 亦係立法會議員 |
A02 | 半山東 | 吳兆康 | ||
A03 | 衛城 | 鄭麗琼 | 中西區區議會主席 | |
A09 | 寶翠 | 楊浩然 | 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 | |
A12 | 上環 | 甘乃威 | ||
A13 | 東華 | 伍凱欣 | ||
A14 | 正街 | 張啟昕 | ||
東區 | C01 | 太古城西 | 趙家賢 | 東區區議會副主席、民主動力召集人 |
C05 | 愛秩序灣 | 蘇逸恒 | ||
C25 | 南豐 | 張國昌 | ||
C30 | 上耀東 | 周卓奇 | ||
南區 | D03 | 鴨脷洲北 | 陳炳洋 | |
D04 | 利東一 | 陳欣兒 | ||
D05 | 利東二 | 羅健熙 | 南區區議會主席、現任民主黨主席 | |
D08 | 華貴 | 潘秉康 | ||
D09 | 華富南 | 黎熙琳 | ||
D10 | 華富北 | 嚴駿豪 | ||
D15 | 黃竹坑 | 徐遠華 | ||
油尖旺區 | E05 | 富榮 | 李偉峰 | |
E08 | 奧運 | 涂謹申 | 亦係立法會議員 | |
E10 | 大角咀南 | 曾自鳴 | ||
E17 | 尖東及京士柏 | 朱子洛 | ||
深水埗區 | F12 | 碧匯 | 鄒穎恆 | 前民協成員 |
F13 | 荔枝角中 | 袁海文 | ||
九龍城區 | G03 | 馬坑涌 | 黎廣偉 | 前民協成員 |
G04 | 馬頭角 | 馬希鵬 | ||
G06 | 常樂 | 黃永傑 | 前民協成員 | |
G07 | 何文田 | 馮文韜 | ||
G08 | 嘉道理 | 蕭亮聲 | 前民協成員,九龍城區議會主席 | |
G09 | 太子 | 黃國桐 | 前民協、前綫、社民連成員 | |
G18 | 鶴園海逸 | 郭天立 | ||
G21 | 紅磡灣 | 任國棟 | 前民協成員 | |
G23 | 家維 | 周熙雯 | ||
G24 | 愛民 | 麥瑞淇 | ||
黃大仙區 | H04 | 鳳凰 | 鄧惠強 | |
H16 | 慈雲西 | 張茂清 | ||
H20 | 瓊富 | 莫嘉嫻 | 前民協成員 | |
H22 | 彩雲南 | 沈運華 | ||
H23 | 彩雲西 | 陳利成 | ||
H24 | 池彩 | 胡志健 | ||
觀塘區 | J01 | 觀塘中心 | 梁翊婷 | |
J03 | 啟業 | 尹家謙 | ||
J05 | 坪石 | 黎寶桂 | ||
J08 | 順天 | 莫建成 | 觀塘區議會副主席 | |
J18 | 興田 | 葉梓傑 | ||
J21 | 栢雅 | 陳汶堅 | ||
J29 | 翠屏 | 洪駿軒 | ||
J31 | 寶樂 | 鄭景陽 | ||
J37 | 定安 | 黃啟明 | ||
荃灣區 | K05 | 荃灣西 | 易承聰 | |
K07 | 荃灣中心 | 李洪波 | 荃灣區議會副主席 | |
K16 | 象石 | 賴文輝 | 前公民黨、民主陣線成員,資深體育傳媒人 | |
屯門區 | L01 | 屯門市中心 | 黎駿穎 | |
L12 | 掃管笏 | 馬旗 | ||
L20 | 樂翠 | 盧俊宇 | ||
L22 | 新景 | 黃麗嫦 | ||
L27 | 兆康 | 陳樹英 | 屯門區議會主席 | |
L31 | 景峰 | 何杏梅 | ||
元朗區 | M07 | 南屏 | 黃偉賢 | 元朗區議會主席 |
M08 | 北朗 | 鄺俊宇 | 亦係立法會議員 | |
M09 | 元朗東頭 | 林廷衛 | 前民主陣線成員 | |
M20 | 耀祐 | 伍軒宏 | ||
M22 | 嘉湖南 | 吳玉英 | ||
M23 | 瑞愛 | 黎寶華 | ||
M29 | 晴景 | 郭文浩 | ||
北區 | N02 | 粉嶺市 | 黃凱盈 | |
N03 | 祥華 | 陳旭明 | 北區區議會副主席 | |
N12 | 彩園 | 林子琼 | ||
N13 | 石湖墟 | 林卓廷 | 亦係立法會議員 | |
N14 | 天平西 | 郭㙟豐 | ||
沙田區 | R12 | 新田圍 | 程張迎 | 沙田區議會主席 |
R20 | 大圍 | 吳定霖 | ||
R24 | 駿馬 | 周曉嵐 | ||
R31 | 富龍 | 曾素麗 | ||
R33 | 耀安 | 冼卓嵐 | ||
R34 | 恆安 | 鄭則文 | 前前綫成員,以前係差佬 | |
葵青區 | S02 | 葵聯 | 吳劍昇 | |
S04 | 上大窩口 | 許祺祥 | ||
S05 | 下大窩口 | 黃炳權 | ||
S08 | 石蔭 | 尹兆堅 | 亦係立法會議員 | |
S10 | 大白田東 | 劉貴梅 | ||
S11 | 安蔭 | 梁永權 | ||
S12 | 石籬北 | 林紹輝 | ||
S13 | 石籬南 | 梁國華 | ||
S15 | 興芳 | 唐皓文 | ||
S16 | 華麗 | 單仲偕 | 葵青區議會主席,民主黨司庫 | |
S25 | 長青 | 韓俊賢 | ||
S30 | 青發 | 劉子傑 | ||
離島區 | T06 | 東涌北 | 徐生雄 |
選舉成績改
立法會改
選舉 | 民選票數 | 得票率 | 總議席 | 領袖 |
1995 | 385,428 | 41.87% | 19 / 60 |
李柱銘 |
1998 | 634,635 | 42.87% | 13 / 60 |
李柱銘 |
2000 | 418,810 | 31.74% | 13 / 60 |
李柱銘 |
2004 | 423,631 | 23.74% | 9 / 60 |
楊森 |
2008 | 312,692 | 20.63% | 8 / 60 |
何俊仁 |
2012 | 247,220 | 13.65% | 6 / 70 |
何俊仁 |
2016 | 199,876 | 9.22% | 7 / 70 |
劉慧卿 |
區議會改
選舉 | 得票 | 得票率 | 總議席 | 領袖 |
1994 | 160,544 | 23.39% | 81 / 373 |
李柱銘 |
1999 | 201,461 | 24.67% | 87 / 519 |
李柱銘 |
2003 | 223,675 | 20.98% | 95 / 529 |
楊森 |
2007 | 173,886 | 15.14% | 59 / 534 |
何俊仁 |
2011 | 205,716 | 17.11% | 47 / 507 |
何俊仁 |
2015 | 196,068 | 13.36% | 43 / 458 |
劉慧卿 |
2019 | 362,275 | 12.41% | 91 / 479 |
胡志偉 |
前黨員改
退黨潮改
其他前黨員改
註改
- ↑ 政情:換屆搞影子黨團 民主黨刷存在感,東方日報,2020-12-07
- ↑ 民主黨成非建制最大黨,蘋果日報,2016-09-06
- ↑ 節錄自2013年9月14日,明報《張文光駁學民:約章分裂泛民》[失咗效嘅鏈]
- ↑ "節錄自2013年8月6日,明報《劉慧卿:不同政見可入閘最重要》". 原著喺2015年5月18號歸檔. 喺2013年8月13號搵到.
- ↑ 節錄自《民主黨的基本信念》
- ↑ 因政制方案爭議退黨
- ↑ 劉慧卿喺2008年11月前綫同民主黨合併後,加入民主黨。
- ↑ 隨住少壯派分裂、多次立法會選舉嘅出選資格問題及唔妥楊森接任民主黨主席,陳偉業喺2002年12月宣佈退黨,2006年4月宣佈加入新成立嘅左翼泛民主派組織社會民主連線。
連出去改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Democratic Party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