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識」跳轉到呢度。想搵同名網站,請睇「學識 (網站)」。

知識粵拼zi1 sik1)或者學問粵拼hok6 man6)、學識粵拼hok6 sik1),就係對某個或啲嘅認識,呢啲嘢可以係事實資料,描述說明,亦可以自己學返嚟、人哋教嘅技能。呢啲認識可以係純理論或者實在嘅。

傳統上,睇書係知識嘅一大來源。上圖影到嘅係《論語》。

得到知識涉及複雜嘅認知過程:感知溝通聯想推理。由更加實用角度來睇,知識通常俾一堆人、一個社區嚟用,知識亦可以俾人「操作」同「管理」。

定義

編輯

内文:JTB 理論

哲學上,對「知識」嘅研究叫「知識論」。哲學家柏拉圖出名咁定義知識做「合理嘅真信念」。不過,到而家都係冇個人人同意嘅定義,加上大把理論去解釋知識。羅素喺《知識論》一書講到界定知識有幾難:「點界定知識係個問題,好重要𠻹,三個難處我哋要處理。好奇怪:一睇,知識就係信念同事實相符。最難搞就係,冇人知信念係乜,冇人知事實係乜,更冇人知佢地點樣相符,先會令個信念係真。」[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分類

編輯
 
呢位日式廚師喺度切三文魚。佢手起刀落,唔使諗就切好條魚:佢做嘅嘢明顯涉及知識,冇咁上下訓練嘅人做唔到;同時佢啲知識係唔使有意識諗就郁手做到嘅-屬過程知識。

喺廿一世紀初,主流哲學家想將知識分類嗰陣,會用到以下呢三大概念[1]

  • 陳述知識(descriptive):指所謂嘅「知... 呢樣事實」,即係一個人能唔能夠有意識思考啲知識同埋明文噉將啲知識講出嚟;
  • 過程知識(procedural):指所謂嘅「識得做... 呢樣嘢」,即係一個人能唔能夠將一樣知識「做」出嚟;
  • 親身知識(by acquaintance):指個人有冇親身噉接觸過嗰樣嘢;

想像家陣要學算術,如果話一個人具有算術知識,可以係指佢能夠用把口講出「2 + 2 = 4」呢個事實(陳述知識),又可以係指畀部計數機(或者第隻佢識用嘅計數架生)佢曉郁手撳 2 + 2 出 4 呢個結果(過程知識);同一道理,又例如想像家陣要學寫程式,如果話個人有呢方面嘅知識,可以係指佢能夠用把口解釋程式語言等嘅概念(陳述知識),又可以係指佢有能力郁手寫個行到電腦程式出嚟(過程知識)。事實表明,有陣時一個人可以「識講唔識做」-有陳述知識但冇過程知識,又有可能「識做唔識講」-有過程知識但冇陳述知識[2]。亦可以睇埋認知心理學上講嘅外顯內隱知識。

除此之外,知識論思考者仲有諗到親身知識聽講知識嘅問題:想像家陣有樣事物,設樣事物做「廣東話」(不過樣事物係一個人、一笪地方、一嚿物件或者一樣活動都得);如果話阿 A 君「知道有關廣東話嘅嘢」,佢可能係親自聽過人(親自感知過)喺佢面前講廣東話,因而能夠用把口講得出廣東話有乜特徵,甚至實際講幾句簡單句子,噉嘅話佢就算係對廣東話有親身知識;不過另一方面,阿 A 君亦可以係根本從來未親自聽過人用廣東話講嘢,但佢喺互聯網度睇過啲談論廣東話嘅文,噉嘅話阿 A 君對廣東話就淨係具有聽講知識[3]

先驗同後驗

編輯

先驗同後驗係按「有冇需要由經驗學」嚟做嘅知識分類[4][5]

  • 如果話一件知識係先驗a priori拉丁文「由打前嗰度嚟」噉解),指件知識有得齋靠推理得到[註 1]-即係要得到呢件知識,可以完全唔使直接或間接經驗(呢度經驗係指通過感官對世界作出觀察)嘅影響,件知識係於經觀察嘅;例如諗吓呢啲命題[6]
    1. 「如果佐治五世在位至少 4 日,噉佢嘅在位時間就超過咗 3 日。」一般認為,呢條命題係先驗知識,噉係因為假設思考嘅人已經識嗮嘅概念(或者只係   呢個事實),條命題所表達嘅內容-「如果 X 處於 Y 狀態最少 4 日,噉 X 處於 Y 狀態嘅時間就超過咗 3 日」-就可以齋靠推理得出。
    2. 「一間係一笪用嚟住人嘅地方。」呢條命題都畀人認為係屬先驗知識,因為條命題純取決於對字詞嘅定義-屋定義上就係「畀人攞嚟住嘅嘢」。
    3. 正方形冚唪唥都屬長方形。」呢條命題都係齋取決於字詞定義-正方形同長方形都係抽象幾何物體,而正方形定義上就係「四條邊一樣咁長嘅長方形」。
  • 而如果話一件知識係後驗a posteriori,拉丁文「由打後嗰度嚟」噉解),指件知識必需要借助經驗證實先至可以得到-件知識係經觀察之嘅;例如諗吓呢啲命題[6]
    1. 「佐治五世由 1910 年去到 1936 年在位。」一般認為呢條命題係後驗知識,因為思考嘅人就算已經有齊嗮「在位」同「年份」等嘅概念,佢都必需要實際噉去睇吓有關佐治五世(一件存在喺現實世界嘅物體)嘅現實資訊,先可以決定條命題係咪真確。
    2. 「一間屋個地基打得唔夠穩陣,就會好易冧。」呢條命題都畀人認為係屬後驗知識,因為條命題需要對現實作出觀察先至可以得知-個人起碼要具有些少物理學知識,知現實世界嘅構造係可以例如因為受嘅負荷重得滯而冧嘅。
    3. 「冇任何正方形物體表面面積大過美國。」呢條命題,都係必需要對「美國」呢件存在喺現實世界嘅物體作出觀察,先可以得知。

先驗同後驗嘅概念,係理性主義(rationalism)同經驗主義(empiricism)之間場爭拗嘅核心問題:籠統噉講,主張理性主義嘅人認為推理係知識嘅主要來源,認為人要求知,主要係靠個諗嘅-即係佢哋睇重嘅係先驗知識;主張經驗主義嘅人就啱啱相反,認為知識全部(或者大部份)喺一定程度上都係經驗嘅體現,人必需要用感官對世界作出觀察,先可以得到知識-即係佢哋睇重嘅係後驗知識。順帶一提,經驗主義可以話係現代科學嘅根基[7]

科學方法

編輯
内文:科學方法
「如果我睇得更遠,係因為我企咗喺巨人嘅膊頭上面。」[8]
——牛頓

科學方法係根據科學嚟追求知識嘅過程。搞親科學嘅人實係用科學方法嚟研究自己在意嘅現象嘅-由物理學生物學等嘅自然科學經濟學等嘅社會科學都係噉。科學方法有以下呢幾個步驟[9][10]

  1. 喺日常生活嗰度觀察吓研究緊嘅現象,對現象嘅運作原理等提出問題,即係要諗吓呢啲現象係咪而家有嘅理論(嚴格上係指會做有可否證性嘅預測嘅知識體)解唔解釋得到,而如果唔得,就要諗吓有冇啲乜嘢新嘅定律有可能解釋到呢柞現象;
    • 牛頓:「基於我觀察到蘋果由樹上面跌落嚟等嘅現象,我推測啲現象背後係因為有引力嘅作用。」
  2. 基於諗出嚟嘅新定律或者理論,諗一啲有可否證性嘅假說(指由理論嗰度推理出嚟,有得直接觀察但係未經證實嘅講法)出嚟;
    • 牛頓:「如果我提倡條式係真確嘅,啲行星公轉軌道應該會係噉噉噉...」(假說)
  3. 實驗或者有系統性嘅觀察,攞同分析數據[11]
    • 牛頓:「啲行星嘅公轉軌道實際上係點嘅樣?」
  4. 做總結-
    • 如果數據撐條新定律嘅話,噉就將呢個新發現夾入去現有嘅理論入面,形成一個解釋力更勁嘅新理論;
    • 如果數據唔撐條新定律嘅話,就重新諗過;
    • 「如果我呢個理論係真確,呢場實驗或者觀察理應會得出某個某個結果,而個實際嘅結果係...」
  5. 重複[12]

科學方法係一個循環性嘅過程-科學家會係噉重複上述嘅工序嚟豐富人類知識,因為次次搵到新嘅知識之後,好多時即刻又會有新嘅謎團;好似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噉,當啲物理學家發現咗佢哋觀察到嘅嘢都係跟住呢條定律之後,佢哋又要開始去諗「萬有引力係點嚟」呢條新問題同埋做新實驗嚟搵答案。於是乎,人類喺知識上就不斷係噉有進步同發現新嘢。

知識管理

編輯
 
2014 年一個數據中心,中心嘅大型電腦儲起大量對間企業有用嘅資訊;响廿一世紀初,有咁上下大嘅企業冚唪唥都會用數據中心。
内文:知識管理
睇埋:資訊系統

知識管理(KM)係管理上嘅一樣工作,針對「點樣運用組織入面嘅知識,令個組織達到自身目的嘅能力有咁高得咁高」。响最基本上,KM 要管嘅過程包括咗以下呢啲[13]

  • 一個組織會進行搜索,即係嘗試搵新嘅解難方法;搜索功能可以喺兩種情況下發生-一個組織可能會係喺遇到危機(例如營業額明顯跌緊)嗰陣開始諗計解圍,又可能係喺冇危機嗰陣嘗試做實驗性嘅開發工作,後者並唔係必要嘅,但通常都會有助於個組織嘅長遠發展[14]
  • 呢啲搜索過程會出現知識創造;組織嘅成員會由解難嘅過程嗰度學習,得到新嘅知識,而知識嘅載體亦都會出現-組織成員可能會寫低佢哋學到嘅嘢,而由學習形成嘅習慣會出現。[15][16]
  • 跟住個組織要考慮知識保留嘅問題;人腦遺忘嘅功能,會隨時間喪失用得唔夠密嘅資訊,人事變動可以搞到具有知識嘅組織成員離開個組織,而且人以外嘅知識載體又可以隨時間而流失(例如將啲知識寫咗喺張紙上面,張紙一段時間之後爛咗),知識保留就係指「點樣防止有價值嘅知識隨時間流失」嘅思考,亦有學者覺得知識保留包埋有關「邊啲知識冇用唔使保留」嘅思考。
  • 知識傳遞係指知識喺組織成員之間嘅傳播;組織成員可以喺做嘢嗰陣彼此指教,而且就算冇直接用言語指教,組織成員都可以透過彼此觀察對方嘅行為嚟學習;KM 零舍關注嘅一個課題係「點樣創造出有利知識傳遞嘅環境」-喺商業組織當中,一間公司嘅打工仔可能會因為唔想自己喪失競爭優勢而唔肯教同事做嘢,所以管理者就需要諗計令打工仔有誘因分享知識[17][18]

睇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睇埋邏輯數學呢啲主要探討抽象概念嘅知識領域。

引咗

編輯
  1. Pavese, C. (2015). Practical senses. Philosophers, 15.
  2. Yang, Z., & Nyberg, E. (2015, August). Leveraging procedural knowledge for task-oriented sear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p. 513-522).
  3. Talbert, B. M. (2015). Knowing other people: A second‐person framework. Ratio, 28(2), 190-206.
  4. Casullo, Albert. (1992). "A priori/a posteriori," in A Companion to Epistemology, eds. Jonathan Dancy and Ernest Sosa (Oxford: Blackwell), pp. 1-3.
  5. Greenberg, Robert (2001). Kant's Theory of a Priori Knowledge.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Press.
  6. 6.0 6.1 Bealer, G., & Strawson, P. F. (1992). The incoherence of empiric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66, 99-143.
  7. Chisolm, R. (1948), "The Problem of Empiric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45, 512-17.
  8. Turnbull, H. W. ed., (1959). The Correspondence of Isaac Newton: 1661-1675, Volume 1, London, UK: Published for the Royal Society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p. 416.
  9. Steps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10. Anderson, P.F. (1983). Marketing,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scientific method.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8-31.
  11. Bunge, Mario (1998).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ume 1, From Problem to Theory. 1 (revised ed.). New York, NY: Routledge. pp. 3-50.
  12. Backer, Patricia Ryaby (October 29, 2004). "What is the scientific method?".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13. Argote, L., Lee, S., & Park, J. (2020).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 and Outcomes: Major Find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PDF). Management Science.
  14. Levinthal, D., & March, J. G. (1981). A model of adaptive organizational search.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4), 307-333.
  15. "Knowledge Management — Systems and Processes" (PDF). Routledge. 2015年. 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2021年.
  16. "ABC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DF). NHS National Library for Health: Knowledge Management Specialist Library. 2005年. 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2021年.
  17. Darr, ED; Argote, L; Epple, D (1995). "The acquisition, transfer and depreciation of knowledge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Productivity in franchises". Management Science. 41 (11): 1750–1762.
  18. Szulanski, G. (1996). Exploring ex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